详细信息
细胞因子修饰的MSCs联合红景天促进脊髓损伤修复的实验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中文题名:细胞因子修饰的MSCs联合红景天促进脊髓损伤修复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博[1];
第一作者:王博
机构:[1]甘肃中医学院;
第一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
导师:哈小琴;甘肃中医学院
授予学位:硕士
语种:中文
中文关键词:高海拔;脊髓损伤;红景天;间充质干细胞;角质生长因子;低氧诱导因子;细胞移植;腺病毒
年份:2014
摘要:目的:在低氧环境下,对雌性大鼠脊髓撞击损伤模型,用中药红景天联合应用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KGF)和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factor-1,HIF)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rrow-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进行防治,动态评估脊髓损伤修复愈合的速度、质量及功能重建情况,将为低氧环境下脊髓再生修复及功能重建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方法: (1)雄性大鼠MSCs的分离、培养及鉴定,选用CD34、CD45、CD90、CD105抗体进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鉴定。(2)MSCs外源基因的修饰,MSCs分别用200MOI的Ad-KGF-HIF、Ad-KGF、Ad-HIF感染MSCs,72h收集细胞备用。(3)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建立,应用Allen打击法致雌性Wistar大鼠脊髓损伤,创建脊髓撞击损伤模型。(4)细胞移植及红景天的应用,模型大鼠分为7组:生理盐水对照组(a)、红景天组(b)、MSCs移植组(c)、Ad-HIF修饰的MSCs移植组(d)、Ad-KGF修饰的MSCs移植组(e)、Ad-KGF-HIF修饰的MSCs移植组(f)、中药红景天联合Ad-KGF-HIF修饰的MSCs组(g)。(5)组织学观察及功能评估, HE染色观察脊髓出血、水肿;神经尼氏体亚甲蓝染色观察神经细胞肿胀、变性、坏死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KGF和HIF蛋白的表达;功能评估标准采用改良Gale联合评分法(改良CBS法)进行评分。(6)RT-PCR法检测腺病毒及性别决定基因sry的表达丰度,以评价移植病毒的生物分布及移植细胞参与修复组织的量;原位杂交法检测Sry基因的分布定位,以确定MSCs细胞移植成功。 结果: 1、雄性大鼠MSCs的分离、培养后鉴定:结果CD105和CD90两种表面分子表达呈阳性,CD34和CD45两种表面分子表达呈阴性;2、Ad-KGF-HIF、Ad-KGF、Ad-HIF感染MSCs修饰后,ELISA法检测到细胞中两种外源基因的表达,且两种细胞因子的表达上清可刺激低氧条件下培养的成骨细胞增殖;3、用Allenˊs打击法成功建立了雌性Wistar大鼠脊髓损伤模型;4、细胞移植及红景天应用后,组织学观察结果:HE染色,3周a组、b组、c组有较多空腔且无明显变化, d组、e组空腔减少未见新生组织,f组、g组的空腔有较多新生组织,12周a组、b组仍有较多空腔,神经纤维及细胞坏死,在横断处附近形成较多空泡,f组、g组无明显空腔,空泡小而少。神经尼氏体亚甲蓝染色,1-12周,a组、b组神经细胞损伤最严重且修复很少c组d组、e组神经有修复但不明显,f组、g组神经细胞逐渐修复,神经细胞数量增多。术后1周、3周、6周、12周评估功能指标,c组、d组、e组、f组、g组运动功能均优于红景天组与对照组,其中g组较为明显;5、sry基因:RT-PCR法检测sry基因,移细胞移植组sry基因检测量均较高。原位杂交检测sry基因的移植后脊髓组织中的表达量,细胞移植组均表达,g组表达量高于其它组移植细胞的监测。 结论: 1、密度梯度离心法成功分离MSCs,重组腺病毒感染后可成功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HIF和KGF两种外源基因;2、成功建立了脊髓损伤模型;3、初步验证了在低氧环境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中,HIF和KGF双基因修饰的大鼠MSCs联合红景天的防治方案对于促进脊髓损伤的修复具有较好的效果;4、检测到HIF和KGF基因在局部有表达,在损伤修复组织检测到移植细胞的存在,表明转入的基因及细胞均参与了脊髓损伤的修复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