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基于网络药理及肠道菌群探讨甘草对药源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文献类型:期刊文献
中文题名:基于网络药理及肠道菌群探讨甘草对药源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杨必乾[1,2];殷亭湄[1];邓毅[1];高广淼[1];付晓艳[1];何慧明[2];连小龙[3]
第一作者:杨必乾
机构:[1]甘肃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甘肃兰州730000;[2]广元市中医医院药剂科,四川广元628000;[3]青海大学药学院,青海西宁810016
第一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西北中藏药协同创新中心办公室)
年份:2025
卷号:47
期号:5
起止页码:1708
中文期刊名:中成药
外文期刊名: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收录:;北大核心:【北大核心2023】;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81960723);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21JR11RA145);甘肃省优秀博士生项目(22JR5RA577)。
语种:中文
中文关键词:甘草;药源性肝损伤;顺铂;肠道菌群;网络药理学;16S rDNA技术
摘要: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肠道菌群探讨甘草对药源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利用TCMSP数据库获得并筛选甘草的活性成分及相应的靶点,利用GeneCards、OMIM数据库收集药源性肝损伤及肠道菌群的靶点。利用Venny获得共有靶点并使用STRING构建蛋白互作图,将共有靶点导入RStudio中进行GO及KEGG分析,采用Cytoscape 3.10.0软件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并利用CytoNCA得到关键靶点。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顺铂组、阳性组(N-乙酰半胱氨酸13.5 mg/kg)及甘草低、中、高剂量组(450、900、1 800 mg/kg),腹腔注射8 mg/kg顺铂制造大鼠肝脏损伤,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肝组织IL-1β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肝组织IL-6、TNF-α蛋白表达,16S rDNA分析大鼠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 共得到24个共同作用靶点,GO富集分析得到生物过程225条,细胞组分19条,分子功能31条;KEGG富集得到112条通路,包括TNF、JAK-STAT、IL-17信号通路等。甘草能降低顺铂肝损伤大鼠肝组织IL-1β、IL-6、TNF-α表达(P<0.05,P<0.01),肠道菌群异常的多样性及丰度增高。在门水平上,升高拟杆菌门的丰度,降低厚壁菌门的丰度;在属水平上,升高普雷沃氏菌属,降低阿克曼氏菌属、颤螺菌属的丰度。结论 甘草能够缓解顺铂致肝脏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下调IL-1β、IL-6、TNF-α表达及调节肠道菌群丰度及多样性有关。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