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GⅡ.6型诺如病毒与寡糖的结合特征及结构基础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中文题名:GⅡ.6型诺如病毒与寡糖的结合特征及结构基础研究
作者:李涵博[1];
第一作者:李涵博
机构:[1]甘肃中医药大学;
第一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
导师:郑贵森;甘肃中医药大学
授予学位:硕士
语种:中文
中文关键词:人诺如病毒;组织血型抗原;寡糖;受体;晶体结构
年份:2020
摘要:诺如病毒(noroviruses,No Vs)是一种食源性病毒,可以引起急性胃肠炎,其典型的临床症状有恶心、腹泻、呕吐和腹痛;主要通过粪口途径进行传播,人群具有普遍易感性。No Vs目前分为七个基因组(GI-GVⅡ),GI和GⅡ是引起人感染的主要组别。组织血型抗原(histo-blood group antigens,HBGAs)作为人诺如病毒(human noroviruses,Hu No Vs)识别与结合的主要受体,在宿主易感性和宿主范围以及流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二十年,GⅡ.4基因型一直是全球的主要暴发流行株,但近年来罕见基因型GⅡ.17和GⅡ.2突然成为主要暴发流行株。研究证实上述基因型外壳P蛋白与寡糖结合特性的改变对病毒暴发流行及宿主易感性至关重要。然而,GⅡ组其它众多罕见毒株的寡糖结合特性并不清楚;GⅡ.6虽为罕见基因型,但其在国内外报道中的暴发比例逐步增大。因此,深入解析GⅡ.6基因型的寡糖结合特性及分子机制将为预测潜在暴发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本项目以GⅡ.6为研究对象,构建GⅡ.6 P颗粒及P二聚体的表达载体,分别用于功能和结构研究。利用大肠杆菌表达GⅡ.6 P蛋白,依次通过GST纯化系统、3C蛋白酶酶切获得P颗粒,在此方法上,利用分子筛层析进行纯化,获得均一性较高的P二聚体。通过P颗粒与214种唾液结合实验,发现GⅡ.6基因型主要与分泌型唾液发生结合,结合绝大部分的B型和AB型、部分的A型和O型,而与非分泌型唾液结合很少。P颗粒与寡糖的结合实验表明GⅡ.6主要与HBGAs中的H寡糖抗原结合。说明分泌型以及具有H双糖抗原构象的人群可能是GⅡ.6基因型易感人群。X射线衍射收集到较高分辨率的GⅡ.6 P蛋白数据,发现GⅡ.6 P蛋白包含一个α螺旋和6个反向平行的β片层。GⅡ.6与H双糖抗原的同源模拟结果显示,与流行株GⅡ.17 2014/15相比,具有相似的结合位点和相互作用氨基酸。阐明了GⅡ.6 P蛋白及其受体复合物的结构特征与互作的分子机制,为全面揭示GⅡ.6 Hu No Vs可能的流行机制及研发潜在抗病毒药物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