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百合治疗咳痰喘方剂用药规律分析    

文献类型:期刊文献

中文题名:百合治疗咳痰喘方剂用药规律分析

作者:高洁[1];张金保[1,2,3];其乐木格[1];段海婧[1,2];陈红刚[1,2,4];晋玲[1,2,3,4];赵文龙[1,2,3,4]

第一作者:高洁

机构:[1]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兰州730101;[2]西北中藏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甘肃兰州730101;[3]陇药产业创新研究院,甘肃兰州730101;[4]甘肃省珍稀中药资源评价与保护利用工程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101

第一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

年份:2025

卷号:47

期号:1

起止页码:306

中文期刊名:中成药

外文期刊名: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收录:;北大核心:【北大核心2023】;

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21);道地药材生态种植及质量保障项目(国中医药科技[2020]153号);中国工程院院地合作重大项目(GS2021ZDA06)。

语种:中文

中文关键词:百合;方剂;咳症;痰症;喘症;《中医方剂大辞典》;数据挖掘

摘要:目的分析百合治疗咳痰喘方剂用药规律。方法筛选《中医方剂大辞典》中相关方剂,采用数据挖掘软件研究用药规律,并对配伍中药用量、配比进行多维度分析。结果相关方剂大多来源于宋代,出现频次大于3次的有5种;与百合配伍频率较高的中药有甘草、茯苓、浙贝母、苦杏仁、麦冬、桑白皮等,药性、药味以寒温、苦甘为主,大多归肺经、脾经和心经。治咳方重用苦杏仁,治痰方重用浙贝母,治喘方重用桑白皮。药性、百合常用量为6~12 g,与其他中药配比以1∶1为主,剂量均符合2020年版《中国药典》要求。结论本研究初步阐释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百合治疗咳痰喘方剂用药规律,可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甘肃中医药大学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8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