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基于“肝-脾-肾”轴探讨中医药防治肌少-骨质疏松
文献类型:期刊文献
中文题名:基于“肝-脾-肾”轴探讨中医药防治肌少-骨质疏松
作者:刘晏东[1];邓强[2];彭冉东[2];王雨榕[3];张彦军[2];杨海云[1];陈博[1];许多芳[1];檀盛[1]
第一作者:刘晏东
机构:[1]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兰州730030;[2]甘肃省中医院;[3]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
第一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
年份:2024
卷号:44
期号:23
起止页码:5878
中文期刊名:中国老年学杂志
外文期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收录:;北大核心:【北大核心2023】;
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课题项目(No.JDZX2015039);甘肃省联合科研基金(No.23JRRA1534);兰州市科技局社会发展项目(No.2017-RC-44);白求恩·脊柱病理性骨折椎体强化治疗专项基金项目(No.BK-JP2018004)。
语种:中文
中文关键词:中医中药;肌少症;骨质疏松;肌少-骨质疏松;肝-脾-肾轴
摘要:Rosenberg[1]首次提出了肌少症(SP)的概念,以特指老年人群的肌肉萎缩,当时对肌少症的定义局限于肌肉质量的丢失,而不强调肌肉功能的下降。直到2010年,欧洲老年人肌肉减少症工作组(EWGSOP)。引入肌肉功能概念,将原发性SP的定义补充为“与衰老相关的骨骼肌力量、质量渐进性丢失以及机体平衡和功能受到阻碍的多因素综合征”,SP可导致老年患者跌倒、骨折、虚弱甚至死亡等不良后果[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