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扶正抑瘤方联合INF-γ修饰的BMSC对胶质瘤荷瘤鼠的影响    

文献类型:科技成果

中文题名:扶正抑瘤方联合INF-γ修饰的BMSC对胶质瘤荷瘤鼠的影响

完成人:许瑞[1];吴建军[1];李金娟[1];张书楠[1];孟军亮[1];马晓婷[1];方蕾[1];王渭昭[1];吴慧娟[1];

第一作者:许瑞

完成机构:[1]甘肃中医药大学;

第一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

年份:2024

语种:中文

中文关键词:胶质瘤;扶正抑瘤方;肿瘤防治

摘要:①课题来源与背景:该项目是2013年年底获批立项(编号为2013A-079)的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预计于2017年12月完成,实际于2021年8月完成。该项目立项后项目组成员积极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项目主要聚焦于探索扶正抑瘤汤与INF-γ基因转染的BMSCs的协同靶向治疗作用,通过科学实验验证了中医药在BMSCs靶向载体治疗中的“减毒增效”作用。结果表明扶正抑瘤汤扶正抑瘤汤+INF-γ+BMSCs组通过表达INF-γ诱发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并且与扶正抑瘤汤协同而发挥抗肿瘤作用。中医认为,正常情况下机体处于一种脏腑功能协调、气血和谐的状态中,即所谓“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一旦这种平衡因内外因素被打破,就会出现“阴阳失调”,机体抗病能力下降而发生各种疾病。。肿瘤的发生亦不例外,多认为是机体正气亏虚,致邪气外侵或内生,阻滞气血运行,脏腑功能失调,日久而积聚成块,结而不散,形成肿瘤。现代研究表明,大多数肿瘤患者存在先天免疫功能缺陷或后天失调,导致机体防御功能下降,对外来致病因素抵御不足,对出现的异己细胞(癌变细胞)未能司其监视、排斥和歼灭的职能,最终导致癌细胞无限制生长而产生肿瘤。因此,针对肿瘤病机正虚邪踞的特点,治疗原则应当扶助正气、培植元气,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扶正培本是在中医药学阴阳五行、藏象学说的理论基础上形成的,也是以中医整体观念、阴阳平衡观念为依据的。通过对肿瘤患者的阴阳气血的扶助补益与调节以及改善肿瘤患者的“虚证”状态,从而达到防治肿瘤的目的。②研究目的与意义:通过荷瘤鼠在体探讨扶正抑瘤颗粒联合AdINF-γ-BMSCs对胶质瘤荷瘤鼠肿瘤生长抑制的协同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扶正抑瘤颗粒由红芪、当归、莪术、墓头回3:1:1:3配方组成,方中红芪、当归扶正补益气血,莪术、墓头回活血化瘀、化痰祛湿,四药共奏扶正培本、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祛邪、抑制肿瘤增生作用。③主要论点与论据:1)扶正抑瘤颗粒联合INF-γ修饰的BMSC在胶质瘤荷瘤鼠中的迁移。腺病毒介导INF-γ基因感染修饰大鼠BMSC(基因修饰后的BMSC记作AdINF-γ-BMSC)并用DAPI工作液(注:DAPI工作液购自美国Sigma公司,DAPI染剂是利用紫外光波长的光线激发,当DAPI与双股DNA结合时,最大吸收波长为358nm,最大发射波长为461nm,其发散光的波长范围含盖了蓝色至青绿色。DAPI可以透过完整的细胞膜,能快速进入活细胞中与DNA结合,可以用于活细胞和固定细胞的染色。)标记,荧光显微镜观察标记情况,制备大鼠胶质瘤模型,行MRI检查模型成功后荷瘤鼠灌胃给药扶正抑瘤颗粒10天,DAPI标记的AdINF-γ-BMSC浓度进行调整,于荷瘤鼠瘤侧颈内动脉注入DAPI标记的AdINF-γ-BMSC,移植后继续给药3-7天处死大鼠取脑,冰冻切片机制成切片,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AdINF-γ-BMSC的分布及与肿瘤细胞的关系。2)体内研究扶正抑瘤颗粒联合INF-γ修饰的BMSC对胶质瘤荷瘤鼠抗肿瘤作用。腺病毒介导INF-γ基因感染修饰大鼠BMSC(基因修饰后的BMSC记作AdINF-γ-BMSC),制备大鼠胶质瘤模型,行MRI检查模型成功后在荷瘤大鼠瘤侧颈内动脉注射AdINF-γ-BMSC,同时对胶质瘤模型鼠进行扶正抑瘤颗粒灌胃给药10天,行增强MRI检查,测量并计算肿瘤的体积。将荷瘤大鼠静脉采血后处死取脑,制备血清观测免疫分子影响并冰冻脑组织并用切片机制成切片,用TUNEL检测试剂盒检测C6细胞的凋亡。④创见与创新:该研究选取扶正抑瘤方(由红芪、当归、莪术、墓头回3:1:1:3配方组成),方中红芪、当归扶正培补气血不足,莪术、墓头回活血化瘀、化痰祛湿,四药共奏扶正培本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祛邪、抑制肿瘤生长的同时,有效地调和阴阳,改善机体状态,有效地发动患者全身的力量抗击肿瘤,起到良好疗效;尤其对不能手术及放、化疗已失去西医治疗机会的患者既可抑制肿瘤生长、又可缓解放化疗的引起的不良反应。该研究发现扶正抑瘤汤能够与INF-γ基因转染的BMSCs发挥较好的协同靶向治疗作用,进一步提示中医药可以在BMSCs靶向载体治疗中发挥很好的“减毒增效”作用。⑤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中医药在提高肿瘤患者放化疗敏感性,减少肿瘤患者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扶正抑瘤颗粒中红芪、当归、墓头回为甘肃道地药材,甘肃岷县素有“当归之乡”美誉。主要配方含有甘肃道地药材的扶正抑瘤颗粒已经在临床大量使用并取得较好疗效。该项研究从科学角度助力甘肃地道药材的推广应用,从经济角度助力甘肃地道药材的销售,从患者角度为肿瘤患者提供了相对便宜且副作用小、效果佳的治疗方式。由于该研究缺乏INF-γ基因转染的BMSCs激活荷瘤裸鼠非特异免疫直接证据,所以携带INF-γ基因的BMSCs发挥抗肿瘤作用是否主要通过非特异性免疫途径需要证实。在难治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常规的手术、放疗联合靶向化疗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但基于BMSC的胶质瘤治疗仍处于起步阶段,关于细胞因子INF-γ与抗原提呈细胞以及BMSCs之间相互作用尚需进一步明确。当然,BMSC被作为生物治疗的载体在广泛应用于恶性胶质瘤的治疗之前,需要更好的了解可能影响BMSC生物学治疗后果的有关机制。⑥历年获奖情况:该研究成果共发表论文两篇,其中一篇为SCI,另一篇为中文核心。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甘肃中医药大学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8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