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生血方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气血亏虚型癌因性疲乏的临床观察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中文题名:生血方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气血亏虚型癌因性疲乏的临床观察

作者:赵静[1];

第一作者:赵静

机构:[1]甘肃中医药大学;

第一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

导师:夏小军;甘肃中医药大学

授予学位:硕士

语种:中文

中文关键词:癌因性疲乏;生血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医药;临床观察

年份:2024

摘要:目的:观察生血方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气血亏虚型癌因性疲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该方广泛应用提供更为科学、充分的临床依据。方法:本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6)和对照组(n=36),治疗组予标准R-CHOP方案+生血方治疗,对照组予标准R-CHOP方案治疗,研究2个化疗周期,共6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化疗第1、2疗程结束(d21)时PFS-R、EORTC QLQ-C30、外周血象(RBC、HGB、WBC、PLT)、ALB、β2-MG、LDH等指标的变化。比较治疗前及第2疗程结束(d21)时ECOG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应用SPSS2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Piper评估量表变化分析治疗前两组各维度疲乏及总疲乏组间均衡可比(P>0.05)。治疗后治疗组行为维度、感觉维度、认知维度及总疲乏组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情绪维度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感觉维度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为维度、认知维度、情绪维度、总疲乏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行为维度疲乏、感觉维度疲乏、认知维度疲乏、总疲乏及降低疲乏等级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2.外周血象及血清白蛋白变化分析治疗前两组WBC、PLT、HGB、RBC、ALB等数值组间均衡可比(P>0.05)。治疗后治疗组外周血象及血清白蛋白数值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WBC数值较前下降明显(P<0.05),其余各外周血象及血清白蛋白数值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维持WBC、PLT数值稳定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肿瘤负荷指标变化分析治疗前两组LDH、β2-MG等数值组间均衡可比(P>0.05)。治疗后两组LDH、β2-MG下降显著,组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肿瘤负荷指标总体平均水平低于对照组。4.EORTC QLQ-C30量表评分治疗前两组各维度功能及总健康水平组间均衡可比(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体健康水平显著上升(P<0.001);对照组总体健康水平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在改善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提升总体健康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P<0.001)。5.中医证候对比分析治疗前两组中医总证候积分及各症状积分组间均衡可比(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组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中医证候总积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01)。治疗组在改善主症神疲乏力、头晕目眩,次症纳呆食少、少寐多梦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在中医证候改善方面,治疗组总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6.ECOG评分对比分析治疗前两组ECOG评分组间均衡可比(P>0.05)。治疗后治疗组ECOG评分较前下降显著(P<0.001),对照组ECOG评分较前下降不明显(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ECOG评分下降明显(P<0.001)。7.不良事件记录分析治疗过程中,两组使用rh G-CSF、IL-11次数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使用EPO及输血治疗,可能与化疗访视周期较短有关。8.安全性分析本次临床观察中,两组CRF患者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1.生血方能够改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气血亏虚型癌因性疲乏,具有良好的疗效。2.生血方在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尤其在神疲乏力、头晕、纳呆食少及少寐多梦方面效果显著。3.生血方可以维持DLBCL患者化疗期间WBC、PLT、HGB、RBC数值稳定。4.生血方无肝肾功能损伤,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甘肃中医药大学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8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