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红芪的本草考证 被引量:25
文献类型:期刊文献
中文题名:红芪的本草考证
作者:李俊岳[1];强正泽[1];李成义[1]
第一作者:李俊岳
机构:[1]甘肃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兰州730000
第一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西北中藏药协同创新中心办公室)
年份:2015
卷号:26
期号:34
起止页码:4860
中文期刊名:中国药房
外文期刊名:China Pharmacy
收录:CSTPCD;;北大核心:【北大核心2014】;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360621)
语种:中文
中文关键词:红芪;本草考证;品质考证
摘要:目的:为红芪的道地性及品质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历代本草著作,从异名、释名、基源、品质及道地沿革5个方面对红芪进行本草考证。结果:历代本草中多将红芪列入黄芪项下,作为黄芪使用;经历史变迁终与黄芪区别运用,现指多序岩黄芪(Hedysarumpolybotrys Hand.-Mazz.)的干燥根。据本草记载,红芪的道地产区多为甘肃、四川、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结论:历史上红芪来源复杂,品质参差不齐,原产地变迁较大,现主要分布在甘肃陇南、定西地区,一般被认为是甘肃的道地药材,具有悠久的生产历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