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子宫动脉栓塞术对胎盘前置状态引产患者生育能力及再妊娠结局的影响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中文题名:子宫动脉栓塞术对胎盘前置状态引产患者生育能力及再妊娠结局的影响
作者:苗丽娟[1];
第一作者:苗丽娟
机构:[1]甘肃中医药大学;
第一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
导师:刘青;甘肃中医药大学
授予学位:硕士
语种:中文
中文关键词:子宫动脉栓塞术;胎盘前置;引产;生育力;妊娠结局
年份:2022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在胎盘前置状态患者引产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对生育能力、再次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收集2012年1月~2020年3月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住院的中期妊娠胎盘前置状态引产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话随访及门诊复查相结合的方式随访,随访时间≥2年,剔除失访病例,病例资料完整的研究对象共217例。所有患者均选择乳酸依沙吖啶+米非司酮引产,根据患者引产时是否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进行分组,栓塞组纳入患者112例,非栓塞组纳入患者105例。比较两组患者引产结局、月经变化情况、卵巢储备功能、子宫内膜厚度、再妊娠率、再妊娠结局及并发症,分析并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在此类患者引产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对引产术后生育能力及再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1.栓塞组与非栓塞组之间引产成功率、中转剖宫产率、子宫切除率、输血率、宫腔感染率、宫腔粘连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胎盘残留率、术后清宫率、术后发热率、产后出血率以及引产失血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栓塞组与非栓塞组之间引产术后月经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引产术后的月经周期、月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引产后月经量的改变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组与非栓塞组在引产术后3个月、6个月AFC、卵巢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总体再次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在不同妊娠间隔时间的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栓塞组与非栓塞组间再次妊娠流产、早产、足月产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妊娠合并症、前置胎盘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再次妊娠间隔时间、分娩方式、分娩孕周、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胎盘植入的发生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组与非栓塞组间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早产儿、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引产时合并有胎盘植入栓塞组与非栓塞组间再次妊娠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胎盘植入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胎盘植入栓塞组与非栓塞组间再次妊娠孕妇结局及新生儿不良结局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高龄(年龄<35岁)栓塞组与非栓塞组间再妊娠间隔时间、分娩孕周、产后出血量、胎盘植入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年龄≥35岁)栓塞组与非栓塞组间仅有再次妊娠间隔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5.子宫动脉栓塞术(OR=19.751,95%CI 1.564-249.461)是再次妊娠发生胎盘植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子宫动脉栓塞术能有效减少胎盘前置患者引产出血量,并不增加引产后宫腔感染及宫腔粘连的风险。2.子宫动脉栓塞术会延长患者再次妊娠间隔时间,短期内会降低患者妊娠率,可能与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有关。3.子宫动脉栓塞术会增加患者再次妊娠发生产后出血、胎盘植入、低出生体重儿的不良结局。4.胎盘前置状态合并胎盘植入患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引产后再次妊娠更易发生胎盘植入,且产后出血量明显增加。5.子宫动脉栓塞术是再次妊娠发生胎盘植入的独立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