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藏药柳茶总三萜的提取富集及其抗高原缺氧作用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中文题名:藏药柳茶总三萜的提取富集及其抗高原缺氧作用研究
作者:王昕[1];
第一作者:王昕
机构:[1]甘肃中医药大学;
第一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
导师:马慧萍;甘肃中医药大学
授予学位:硕士
语种:中文
中文关键词:藏药柳茶;总三萜;提取富集;抗缺氧活性
年份:2018
摘要:研究藏药柳茶总三萜的提取富集及其抗高原缺氧作用。首先以藏药柳茶药材的提取率和总三萜含量作为评价指标,确定最佳提取富集工艺;建立最适模拟高原缺氧损伤大鼠模型;研究柳茶总三萜的抗高原缺氧活性,并初步阐明其抗缺氧作用机制。 一、藏药柳茶总三萜的提取富集工艺研究。首先采用抗缺氧活性实验筛选确定柳茶的最佳提取溶剂为70%乙醇;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总三萜含量、提取率为评价指标,优选提取工艺为70%乙醇、提取2次、1.5h/次,柳茶总三萜含量约为32.25%;采用大孔吸附树脂,优选富集工艺为使用AB-8型树脂作为富集材料、药材提取液上样浓度2mg/ml、80%乙醇5倍柱体积(Bed Volume,BV)洗脱,最终柳茶总三萜的含量可达61.09%。 二、高原缺氧损伤大鼠模型的建立。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4000m组、6000m组、8000m组,各组大鼠缺氧3天,采用无线遥测仪连续测定模拟不同海拔高原缺氧过程中大鼠的心率(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BP)。缺氧3天后,测定大鼠的血气、血常规指标,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和脑组织结构的改变,检测心肌和脑组织中的MDA、T-SOD、NO、LD、LDH、Na+-K+-ATPase,Ca2+-Mg2+-ATPase。与Control组相比,各缺氧组大鼠的HR显著上升,SBP、DBP、MBP显著下降,动脉血中的PO2、PCO2、SO2显著下降(P<0.05或P<0.01),WBC、RBC、PLT、PCT、Hb、HCT显著上升(P<0.05或P<0.01)。心肌和脑组织中的MDA、LD、NO含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在模拟海拔8000m缺氧3天时达到最高(P<0.05或P<0.01),T-SOD、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在模拟海8000m缺氧3天时降至最低(P<0.05或P<0.01)。HE染色结果显示,各缺氧组大鼠心肌、脑组织均呈显著损伤,且以模拟海拔8000m组缺氧3天时损伤最严重。 三、藏药柳茶总三萜的抗缺氧作用研究。将60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Vehicle)、乙酰唑胺组(ACZ)、柳茶总三萜(低剂量组(SATT-L)、中剂量组(SATT-M)、高剂量组(SATT-H)。给药组大鼠灌胃7天,采用低压低氧动物实验舱模拟海拔8000m高原,缺氧3天。使用无线遥测仪连续测定缺氧过程中大鼠的心率(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BP),并测定大鼠的血气、血常规指标。通过HE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大鼠心、脑组织结构的变化。心、脑组织匀浆后,测定其中缺氧相关生化指标,包括MDA、T-SOD、NO、LD、LDH、Na-+K+-ATP酶,Ca2+-Mg2+-ATP酶。Western-Blot技术检测大鼠心肌和脑组织HIF-1a,Nrf2(细胞核和细胞质),Caspase-3,GCLC,HO-1,Bax,Bcl-2的表达及心肌线粒体中自噬相关蛋白Mfn2的表达。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柳茶总三萜可以显著改善大鼠的HR、SBP、DBP和MBP。提高动脉血液血中的PO2、PCO2、SO2(P<0.05或P<0.01),降低WBC、RBC、PLT、PCT、Hb(P<0.05或P<0.01)。降低心肌和脑组织中的MDA、LD、NO含量(P<0.05或P<0.01),提高T-SOD、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P<0.05或P<0.01)。Western-Blot结果显示柳茶总三萜可以下调缺氧大鼠的心、脑组织中的HIF-1a、VEGF蛋白表达(P<0.05),调节血管通透性,促进血管重构;下调Nrf2、Caspase-3、GCLC、HO-1蛋白表达(P<0.05),清除体内多余的自由基与ROS;下调Bax(P<0.05)、上调Bcl-2(P<0.05)蛋白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说明柳茶总三萜可以通调节机体的能量代谢以及抑制细胞凋亡来达到对高原缺氧大鼠的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