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2008-2021年甘肃省隐性梅毒流行特征及趋势预测和空间聚集性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中文题名:2008-2021年甘肃省隐性梅毒流行特征及趋势预测和空间聚集性研究
作者:王婷[1];
第一作者:王婷
机构:[1]甘肃中医药大学;
第一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
导师:吴建军;甘肃中医药大学
授予学位:硕士
语种:中文
中文关键词:隐性梅毒;流行特征;趋势分析;模型预测;时空特征
年份:2024
摘要:目的:分析2008-2021年甘肃省隐性梅毒的流行特征和空间聚集性,建立预测模型对2022-2025年甘肃省隐性梅毒报告情况进行预测,了解全省隐性梅毒的变化规律和聚集特点,为隐性梅毒的防控策略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08-2021年甘肃省隐性梅毒数据,采用Excel 2010和SPSS 24.0软件对甘肃省隐性梅毒的流行特征进行数据整理和描述;地理信息及矢量地图来源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用R语言建立GM(1,1)模型、曲线回归模型对年报告发病率进行拟合,选择最优模型,预测未来4年甘肃省隐性梅毒的报告发病率。运用Arc GIS10.2软件对甘肃省各地区报告发病率地图进行绘制,并进行空间趋势性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运用R 4.2.3软件对甘肃省报告发病率进行热图绘制。运用Sa TScan9.6软件进行时空扫描统计量分析。结果:(1)2008-2021年甘肃省隐性梅毒流行特征:2008-2021年甘肃省共报告隐性梅毒发病5429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4.9/10万,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从年龄分布看,主要集中在40~50岁,病例数9822例,占比18.1%;其次是70~80岁,病例数9536例,占比17.56%;20~30岁,病例数8605例,占比15.85%;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病例数28946例,占53.31%;民族以汉族为主,病例数45257例,占83.35%;初中文化程度病例最多为15889例,占29.26%;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病例数33410例,占61.53%;年均报告发病率最高的县(市、区)为甘南藏族自治州,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5.13%。(2)趋势预测:通过比较发现,GM(1,1)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1.1217和平均相对误差0.06%低于二次曲线回归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1.313和平均相对误差0.13%,说明GM(1,1)模型拟合效果好,预测准确性高,预测2022-2025年甘肃省隐性梅毒报告发病率依次为29.33/10万、31.92/10万、34.64/10万、37.49/10万,预测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与总趋势基本吻合。(3)2008-2021年甘肃省隐性梅毒空间聚集性特征:趋势性分析结果显示,2008-2021年这14年期间,甘肃省隐性梅毒的发病趋势在空间地理分布不均且发生变化。2008-2013年中部地区属于报告发病率高值区域,2014-2015年在东西方向上呈现西部地区报告发病率高于东部;2016-2021年,报告发病率在东西方向上则表现为从西到东升高的趋势,南北方向呈现南部地区高于北部地区的特点。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甘肃省隐性梅毒呈聚集性分布,存在“高-高”集聚区8个,分别为中部部分(临夏县、临泽县、安宁区),陇东地区(庆城县),南部地区(合作市、夏河县、碌曲县、玛曲县);“低-低”集聚区34个县(市、区)。时空聚集性分析结果表明报告病例数存在明显的时空聚集性。其中,一类聚集区为南部地区的4个县(区),时间为2017-2021年,聚集半径为76.06km;二类聚集区有34个县(区),时间为2017-2021年,聚集半径为317.01。结论:(1)2008-2021年甘肃省隐性梅毒报告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报告病例年龄以40~50岁为主;职业以农民为主;民族以汉族为主;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年均报告发病率最高的县(市、区)为甘南藏族自治州。(2)预测2022-2025年甘肃省隐性梅毒报告发病率依次为29.33/10万、31.92/10万、34.64/10万、37.49/10万,预测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3)2008-2021年甘肃省隐性梅毒在空间上存在聚集性特点,热点区域位于甘肃省南部地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