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右归丸对膝骨关节炎大鼠组织形态、凋亡蛋白及CtsK、CaM-1蛋白表达的影响
文献类型:科技成果
中文题名:右归丸对膝骨关节炎大鼠组织形态、凋亡蛋白及CtsK、CaM-1蛋白表达的影响
完成人:颜春鲁[1];张蕾蕾[1];安方玉[1];姚贞宇[1];金华[1];王彩霞[1];彭霞[1];石瑶[1];王嘉玉[1];袁灵青[1];吕栋辉[1];
第一作者:颜春鲁
完成机构:[1]甘肃中医药大学;
第一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
年份:2024
语种:中文
中文关键词:右归丸;膝骨关节炎;中医药防治
摘要:一、课题来源与背景: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项目,项目编号:2019A-080,资助经费:5.00万元。二、研究目的与意义:通过研究右归丸对膝骨关节炎大鼠组织形态、凋亡蛋白及CtsK、CaM-1蛋白表达的影响,解决中医药防治膝骨关节炎关键科学问题,发展创新中医理论,为中药防治膝骨关节炎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促进中医药在国际社会的普遍理解与接受。三、主要论点与论据:1.右归丸通过上调Bcl-2表达和下调Bax和caspase-3表达来减缓COL-Ⅱ的降解,从而有效保护膝骨关节炎模型鼠关节软骨,延缓关节软骨退变。2.膝骨关节炎的形成是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CtsK、TSP-2、Mprip和CaM-1对膝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右归丸治疗效果可能是通过下调TSP-2、CtsK和上调Mprip、CaM-1的蛋白表达实现的。四、创见与创新:通过研究右归丸对膝骨关节炎大鼠组织形态、凋亡蛋白及CtsK、CaM-1蛋白表达的影响,揭示右归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理,为中医药防治膝骨关节炎提供理论依据。五、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以膝骨关节软骨退化损伤、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炎疾病,在疾病的活动期成为中老年人群发生疼痛和致残的主要原因。治疗KOA的首选药物主要是NSAIDs或止痛药,其只能缓解症状,不能阻止关节软骨破坏的进展,并且不良反应较大,为此,寻找安全、低毒、有效的药物成为防治KOA的关注焦点。中医认为,KOA属于“痹证”和“痿证”,肝肾亏虚、长期劳损及外感风寒湿邪是其主要病机。右归丸具有温补肾阳,填精止遗的功效,针对KOA的肝肾亏虚之症,本方对KOA可能具有疗效。该研究通过观察右归丸对KOA模型大鼠软骨组织凋亡基因表达和CtsK、CaM-1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右归丸的软骨保护作用机制与靶点,为右归丸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该研究仅仅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初步阐释了右归丸对KOA的治疗机制可能是抑制炎症反应、减缓ECM的降解和抗软骨细胞凋亡,表明右归丸在防治KOA方面具有潜在价值。为了进一步明确KOA的作用机制,该研究后期将进一步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并结合分子生物信息学技术和蛋白筛选技术,筛选右归丸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揭示右归丸的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机制,为右归丸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