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槟榔多酚有效成分分析及其抗缺氧的作用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中文题名:槟榔多酚有效成分分析及其抗缺氧的作用研究

作者:马江红[1];

第一作者:马江红

机构:[1]甘肃中医药大学;

第一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

导师:张浩波;甘肃中医药大学|王荣;甘肃中医药大学

授予学位:硕士

语种:中文

中文关键词:槟榔多酚;有效成分;儿茶素;表儿茶素;抗缺氧;急性毒性

年份:2022

摘要:高原低氧引起的组织氧化应激损伤严重影响高原人群的作业能力,因此,研究抗缺氧药物尤为重要。多酚是槟榔的主要活性物质之一,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等作用,能有效地预防治疗多种疾病。前期研究表明,槟榔多酚能缓解高原缺氧引起的氧化应激损伤,同时对高原肺水肿有预防作用。槟榔多酚具有抗缺氧作用,但其纯度不高,且成分复杂,抗缺氧的有效成分尚不明确。因此,提高槟榔多酚的含量,研究其抗缺氧的有效成分,对槟榔多酚开发为抗高原缺氧药物的质量标准制定、制剂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本课题中,首先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富集多酚,用不同比例(95%、80%、20%)乙醇洗脱,酒石酸亚铁法测定不同比例乙醇洗脱后槟榔多酚的含量;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槟榔多酚中的化学成分,并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其次通过常压密闭实验和高原实地实验研究不同含量槟榔多酚的抗缺氧作用,并通过急性毒性实验评价槟榔多酚的安全性。最后采用常压密闭实验和高原实地实验,系统地评价槟榔多酚中所含成分的抗缺氧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1.以AB-8大孔吸附树脂为载体,优化洗脱液比例,槟榔多酚的含量提高至51.45%(以没食子酸计);通过HPLC分析确定了槟榔多酚中含有儿茶素和表儿茶素。51.45%槟榔多酚中儿茶素、表儿茶素的含量最高,分别为58.96mg/g、24.25mg/g。2.常压密闭实验显示,小鼠给予不同含量的槟榔多酚后,均能延长小鼠的存活时间,51.45%的槟榔多酚延长小鼠的存活效果最显著。高原实地实验结果显示:给予不同含量的槟榔多酚(800mg/kg)后能改善缺氧大鼠的血气指标,提高脑、心、肺、肝组织中SOD的活力,GSH的含量,降低MDA、NO的含量,降低血清中炎症因子IL-6和TNF-α的含量,对脑、心、肺、肝组织的病理损伤有一定改善作用,且槟榔多酚含量越高,抗缺氧效果增加。3.急性毒性实验表明,小鼠的LD50=2.4654g/kg,95%置信区间为:2.2248g/kg~2.7319g/kg,槟榔多酚在抗缺氧的剂量(0.29g/kg~1.16g/kg)范围内安全有效。4.常压密闭实验结果表明,儿茶素和表儿茶素能延长小鼠的存活时间,具有抗缺氧活性,其中儿茶素最佳剂量为136mg/kg、表儿茶素最佳剂量为9.5mg/kg。高原实地缺氧实验结果也表明:预防给予不同剂量的儿茶素(47.1,94.2,141.3mg/kg)和表儿茶素(5.5,12.5,19.5mg/kg)后,能提高缺氧大鼠的血氧饱和度,改善血气指标;提高脑、心、肺、肝组织中SOD的活力,GSH的含量,降低MDA、NO的含量,降低血清中炎症因子IL-6和TNF-α的含量。儿茶素、表儿茶素的中高剂量有效缓解组织的缺氧损伤,具有抗高原缺氧的作用。 综上所述,通过AB-8大孔吸附树脂富集,优化洗脱液比例,最终将槟榔多酚的含量提高至51.45%;HPLC法分析确定了槟榔多酚中主要成分为儿茶素、表儿茶素。且随槟榔多酚含量增加,缺氧的作用增强,其儿茶素、表儿茶素的含量也增加。急性毒性实验表明槟榔多酚在抗缺氧的剂量范围(0.29g/kg~1.16g/kg)内安全有效。高原缺氧实地实验表明儿茶素、表儿茶素能改善缺氧大鼠的血气指标、提高脑、心、肺、肝组织的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抑制炎症反应,缓解组织的缺氧损伤,具有抗缺氧作用。本文通过对槟榔多酚的抗缺氧作用系统研究,证实槟榔多酚的抗缺氧作用优于阳性对照药红景天胶囊,这对抗高原缺氧药物资源及替代药物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槟榔多酚开发为新的抗缺氧药物提供实验依据。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甘肃中医药大学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8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