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RA和SLE患者血浆抗凝血酶-Ⅲ和肝素辅因子Ⅱ的测定及意义    

文献类型:会议论文

中文题名:RA和SLE患者血浆抗凝血酶-Ⅲ和肝素辅因子Ⅱ的测定及意义

作者:陈怀霞[1];

第一作者:陈怀霞

机构:[1]730000 甘肃,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第一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会议论文集: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日期:20151211

会议地点:兰州

主办单位: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语种:中文

中文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抗凝血酶-Ⅲ;肝素辅因子Ⅱ

年份:2015

摘要::通过测定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和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浆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AT-Ⅲ)和肝素辅因子Ⅱ(Heparin cofactorⅡHCII)的水平,探讨血浆AT-Ⅲ和HCII在易栓性风湿免疫病SLE和RA患者疾病过程中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分别采用发色底物法、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29例SLE患者、35例RA患者及25例正常对照者血浆AT-Ⅲ和HCII的水平. 结果:1.SLE和RA组血浆AT-Ⅲ和HCII的水平与对照组血浆AT-Ⅲ及HCII水平比较均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SLE患者血浆AT-Ⅲ和HCII水平呈正相关(r=0.461,P<0.01);3.RA患者血浆AT-Ⅲ和HCII水平呈正相关(r=0.379,P<0.01);4.SLE患者血浆AT-Ⅲ及HCII的水平与SLEDAI评分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852、-0.453;均为P<0.01).5.RA患者血浆AT-Ⅲ的水平与DAS28评分呈负相关(r=-0.523,P<0.01). 结论:SLE和RA患者可能存在着凝血-抗凝血系统异常,当血浆AT-Ⅲ水平消耗过多时,可能促使血浆HCII水平的减少;而且随着SLE和RA患者疾病活动性的增强,血浆AT-Ⅲ和HCII水平进一步降低,从而可能使血浆抗凝系统功能减弱,血液呈现出高凝状态,机体出现易栓倾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甘肃中医药大学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8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