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基于老年疾病症状学特征探讨不同疾病的脾虚证客观证候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文献类型:期刊文献

中文题名:基于老年疾病症状学特征探讨不同疾病的脾虚证客观证候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成映霞[1];张利娟[2];梁玉杰[3];段永强[3];杨晓轶[3];田茸[3];朱立鸣[3];高建德[3];李兰珍[3];安耀荣[3];王燕[3]

第一作者:成映霞

机构:[1]甘肃中医学院甘肃省中药药理与毒理学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20;[2]甘肃省人民医院;[3]甘肃中医学院甘肃省中药新产品创制重点实验室

第一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科研实验中心(甘肃省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年份:2015

卷号:35

期号:20

起止页码:5963

中文期刊名:中国老年学杂志

外文期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收录:CSTPCD;;北大核心:【北大核心2014】;CSCD:【CSCD_E2015_2016】;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60420);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1010RJZA148);甘肃省教育厅基金(1006-05)

语种:中文

中文关键词:老年病;症状学;脾虚证;中西医结合疗法

摘要:中医脾虚证临床分布特征的相关研究表明,伴随增龄性改变,脾虚证在老年人群、健康人群、慢性疾病人群、亚健康人群的检出率、症状严重程度、症状持续时间总体上均呈上升趋势〔1〕,说明脾虚病证不仅对健康人群身体可能产生不良影响,而且是老年人群、亚健康及慢性病人群躯体不适症状和基础疾病产生的重要病理机制之一。1脾虚证的症状学特征中医认为五脏之中脾(胃)主司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和'后天之本'。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甘肃中医药大学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8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