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红芪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预测分析    

文献类型:会议论文

中文题名:红芪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预测分析

作者:冯慧敏[1];李成义[1];何军刚[1];李玥[1];强正泽[1];贾妙婷[1];汪莉[1];孙天雄[1];罗旭东[1];梁婷婷[1];魏小成[1];

第一作者:冯慧敏

机构:[1]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兰州730000;

第一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

会议论文集:2021年RCEP成员国传统药物研究国际高峰论坛暨新药研发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日期:20210514

会议地点:天津

主办单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天津市药学会;《中草药》杂志社

语种:中文

中文关键词:红芪;质量标志物;红芪多糖;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素;芒柄花苷;美迪紫檀素;γ氨基丁酸;抗肿瘤;免疫调节

年份:2021

摘要:红芪为甘肃的大宗药材,主要含有红芪多糖类、黄酮类、苯丙素类、三萜及甾体类化合物、微量元素、生物碱类、有机酸类等化学成分。其药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抗肿瘤、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降糖、调脂、降压等方面。通过文献检索,梳理和总结了近几年国内外红芪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从传统功效、药性、不同加工、化学成分可测等多方面对其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进行了预测分析,最终预测了红芪多糖、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素、芒柄花苷、美迪紫檀素、γ氨基丁酸等化学成分,以期为红芪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甘肃中医药大学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8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