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敦煌医学古方大补脾汤对放射性肺损伤大鼠的防护机制研究    

文献类型:科技成果

中文题名:敦煌医学古方大补脾汤对放射性肺损伤大鼠的防护机制研究

完成人:张朝宁[1];余臣祖[1];王正平[1];何玲[1];胡蓉[1];马天星[1];

第一作者:张朝宁

完成机构:[1]甘肃中医药大学;

第一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

年份:2024

语种:中文

中文关键词:大补脾汤;放射性肺损伤;临床治疗

摘要:①课题来源与背景:该项目来源:甘肃省科技厅,项目编号:20JR10RA323,资助经费:3万元。②研究目的与意义: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肿瘤放疗时的主要并发症,分为早期的放射性肺炎及晚期的放射性肺纤维化,往往会导致治疗中断,严重影响放疗效果。研究证实TGF-β1在放射性肺损伤中起重要作用,是放射性肺炎进展至肺纤维化的必要充分条件。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治药物主要有抗生素、激素等,因不良反应较多,不建议长期使用或作为预防性用药。因此,放射性肺损伤仍无理想的防治药物,临床迫切需要研发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小、能较长时间使用的药物,而中草药是该研究领域的热点。敦煌医学卷子《辅行决脏腑用药法要》所载大补脾汤由人参、炙甘草、干姜、白术、麦门冬、五味子、旋覆花组成,有健脾益气、和胃止呕之功。前期研究发现大补脾汤对放射性肺损伤有一定防护作用,该研究基于中医学“培土生金”理论及TGF-β1/Smad信号通路在放射性肺损伤病情进展中的级联效应,探讨其作用机制,为进一步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敦煌医学古方的推广应用提供实验依据。通过中药对放射性肺损伤大鼠模型干预的进一步研究,阐明大补脾汤防护放射性肺损伤的可能分子机制,为敦煌古方大补脾汤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并探讨大补脾汤的有效治疗剂量,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基础研究,为进一步申报中药制剂提供研究证据;拟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篇,培养硕士研究生1名。③主要论点与论据:该课题用SPF级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补脾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在照射前,大补脾汤各组每日分别予大补脾汤灌胃2周(灌胃剂量按照临床用量人与大鼠体表面积折算法,大鼠1d的给药剂量约为人的1/10,2.14g/kg为中剂量,6.07、24.28g/kg分别为低、高剂量),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每日灌胃等量0.9%氯化钠溶液,每日1次。2周后大鼠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3mL/kg)麻醉,除正常对照组之外,其余各组大鼠用X射线辐射仪右肺单次照射(铅皮屏蔽身体其余部位)建立放射性肺损伤大鼠模型,1Gy/min,吸收剂量为8Gy。照射后分别于7d、28天处死各组大鼠,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L-6、IL-1β、HA、LN的含量,Western Blot及Q-PCR检测右肺组织中TGF-β1/Smad信号通路中TGF-β1、TGF-βRⅠ、TGF-βRⅡ、Smad3、Smad7及磷酸化Smad3、Smad7的蛋白水平和mRNA相对表达量。④创见与创新:(1)中医药防治辐射损伤。(2)对放射性损伤中医病机认识的创新及治法、方药的创新。主张从培土生金入手改善放射性肺损伤。(3)研究方法的创新。通过建立放射性肺损伤模型,观察大补脾汤对大鼠血清中IL-6、IL-1β、HA、LN的含量,Western Blot及Q-PCR检测右肺组织中TGF-β1/Smad信号通路中TGF-β1、TGF-βRⅠ、TGF-βRⅡ、Smad3、Smad7及磷酸化Smad3、Smad7的蛋白水平和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从而探讨大补脾汤对改善放射性肺损伤的机制。⑤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右肺的准确定位及铅皮屏蔽仪的制作。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甘肃中医药大学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8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