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刘一明“道以医显”思辨观及其临床诊疗特色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中文题名:刘一明“道以医显”思辨观及其临床诊疗特色研究
作者:罗强[1];
第一作者:罗强
机构:[1]甘肃中医药大学;
第一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
导师:李应存;甘肃中医药大学
授予学位:博士
语种:中文
中文关键词:道以医显;诊疗特色;刘一明;医道
年份:2023
摘要:目的:本课题旨在挖掘刘一明《道书十二种》《眼科启蒙》《经验奇方》《经验杂方》《杂疫症治》书中有关“道”与“医”的论述及其相关的文献资料,探究其“医”与“道”的“蘂蕚相承”规律,系统整理和总结刘一明“道以医显”思辨观及其临床诊疗特色研究,以期为刘氏经典医学著作的传承、理论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借鉴。方法:1.传统文献学的方法。本课题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运用归纳、比较、推论、总结的方法,提出架构,探讨刘氏“道以医显”思辨观及其临床诊疗特色。2.学科聚焦法。利用社会学、哲学、方法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聚焦分析“道”与“医”之间密切关系及“道以医显”思辨观与治学精神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通过对刘一明“道以医显”思辨观理论研究,明确了医道对其建立与指导中医临床思维的重要性,换言之,医以道存,道以医显。首先,在“道”的层面上:(1)刘一明医道思想是关于人体形气神为一体的理论,他主张人体生命活动要尊重自然,顺应天地阴阳变化的规律,最终达到形气神一体、天人合一的境界,认为人体具有形气神三个基本要素,为死生之根本,展现了一种“天人相应”而又着重强调生命个体的宇宙观。(2)刘一明在其道学著作中尤重先天之气,指出“先天之气,历万劫而不坏”,认为先天真一之气是天地万物的本原,也是人体生命的本原,而先天真一之气在人体后天生命中不断被消耗而衰弱。因此为了返还生命的先天境界,就要求人们不但能够识别先、后天二气之真假,而且懂得于此后天中采取所生一点先天之气,逆而运之,返本还原,复还太极之体,也就是达到先天的天人合一。而中医气论一般属于道气论之“后天之气”的范畴,但同时具有先、后天之气的双重内涵,刘一明道气论与中医气论互相补充,对气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3)刘一明医道思想的根本目的并不是修仙成圣,而是“返还之道”。刘氏医道思想展现的“天人和通”的宇宙观,最终是要求实现天人合一、人我共济的境界。按照刘一明的指点去探索生命的奥秘,不但能还原生命(或医学)的本来面目,而且利于医道趋于一体,道以医显,医道并重。其次,在“医”的层面上:(1)刘一明医学著作,分列诸门,并悉注各门病因病机,其方剂主治不过数言,但直指根本,意在使人见病知源,选方用药思路更加直观,可谓“大道至简”矣。其用方详述用法,或以丸散膏丹,或分别服药时间,或服药时加入辅料及不同服药之法,皆顺应人体之道。(2)刘一明对痧证的认识相对宽泛,多指六淫之邪导致不具有传染性的一些病症,以及感受疫疠秽浊出现的传染性疾病。因此,他治疗痧证并不拘泥于诸痧症的临床表现及其对应方药,而是随证治之,并将其他一些疾病或症状纳入痧症之中,从而扩大了痧症的治疗范围。刘一明在论治痧症时,还提出痰疫之症,总结其病机,并自创对症新方。(3)刘一明在临床中常针药并用,重视药物炮制,擅用丸散,喜用药引,重视服药方法与时间。同时强调三因制宜,用药以化裁古方为主,古为今用,并根据情况创制新方,以适应临床需要。再次,刘一明“道以医显”思辨观的内涵:(1)刘一明“道以医显”思辨观体现了“以道观之”的认识论,即用“道”的视野去看问题,在医学方面,把握了“道”的视野,能够更好地抓住疾病的本质,并进行对症治疗。刘一明将深奥的“道”蕴含在复杂的医理当中,指导后人如何病症结合、方症相应,如其所云:“医者需要认明病症,然后施治,百发百中矣”。(2)刘一明“道以医显”强调了大道通过医显的认识与实施途径。医学始终体现着大道的规律,即“顺应自然”。天地自然永远是四季更替变换的固定顺序,人体也应按照这个顺序去生长收藏,在顺应自然的同时保持身体的健康。中医学的整体观、天人相应观、全息观等,时刻体现着“道”之医理,显现着道以医显、医以道存的思辨观,而丰富的中医哲学理论体系,就是将中医包罗于整体哲学体系这个“大道”之中。最后,刘一明临床诊疗特色:刘一明善于四诊合参,尤长于望诊,精于眼科,擅用“金针拨内障法”治疗内障。其长于验痧筋、察痧点以鉴别痧症,除内治法、针药并用外,常用外治法,包括放痧法、刮痧法、淬痧法三种,亦是其精通望诊与手术疗法的重要体现。结论:“道”的观念渗透于中医诸多领域,是零碎而又整体的,尽管“百姓日用而不知”,但是想要取得较高的医学成就同样离不开对“道”的学习与思考,当领悟了其中之道并用之于医学时,就如同找到了中医的灵魂。刘一明“道以医显”思辨观体现了“以道观之”的认识论,即用“道”的视野去看医理。同时,“道以医显”暗含了道寓医中的辨治观,刘一明将深奥的“道”蕴含在复杂的医理当中,而医生在辨证论治的过程中,也恰恰包含着对“道”的思索,如果顺着这条路而悟出了“道”的真谛,再去以“道”的视野来看待医学时,医理就尤为显现了。刘一明道学思想与医学思想相辅相成,以道寓医,以医显道,实为一代道、医两富大家。通过对刘一明“道以医显”思辨观的解读,有利于实现“人我共济”,同时对中医理论的学习,加深对历代名医名家学术思想与临床特色的理解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