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不同时长铺灸对脊髓损伤后肾阳亏虚型神经源性膀胱的干预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中文题名:不同时长铺灸对脊髓损伤后肾阳亏虚型神经源性膀胱的干预研究

作者:王小丽[1];

第一作者:王小丽

机构:[1]甘肃中医药大学;

第一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

导师:唐锐;甘肃中医药大学

授予学位:硕士

语种:中文

中文关键词:脊髓损伤;肾阳亏虚型;神经源性膀胱;铺灸时长

年份:2023

摘要:目的:本研究采用不同时长铺灸联合系统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后肾阳亏虚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干预,通过观察以期获得铺灸干预脊髓损伤后肾阳亏虚型神经源性膀胱的最佳施灸时长,为完善铺灸护理技术干预脊髓损伤后肾阳亏虚型神经源性膀胱提供时间控制的临床依据,达到改善患者膀胱功能、促进患者康复、明确操作时间成本、提高操作效果的目的。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试验一组、试验二组和试验三组,每组各34例。试验一组为系统康复护理联合铺灸30min,试验二组为系统康复护理联合铺灸45min,试验三组为系统康复护理联合铺灸90min,每周干预3次,共治疗2周。收集三组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以及干预前后24h排尿日记(24h排尿次数、24h漏尿次数和单次排尿量)、残余尿量、膀胱安全容量、下尿路症状评分(LUTS)、生活质量评分和中医证候疗效等数据,将三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三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纳入的102例研究对象中,剔除失访和不符合标准的病例,最终试验一组、试验二组和试验三组分别纳入32、32和33例,共97例。三组患者基线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三组患者24h排尿日记比较:三组患者干预前、干预2周后24h排尿日记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三种干预措施均能改善患者24h排尿日记;进一步两两比较,试验三组患者24h排尿次数、24h漏尿次数和单次排尿量均优于优于试验二组和试验一组,(P<0.05);试验二组在改善24h漏尿次数方面优于试验一组(P<0.05)。3.三组患者残余尿量比较:三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三种干预措施均能降低残余尿量;组间两两比较,试验三组疗效优于试验二组优于试验一组,试验二组优于试验一组(P<0.05)。4.三组患者膀胱安全容量比较:各组患者干预后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三种干预措施均能提高膀胱安全容量;组间两两比较,试验三组疗效优于试验二组优于试验一组,试验二组优于试验一组(P<0.05)。5.三组患者LUT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三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试验三组LUT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优于试验二组和试验一组(P<0.05);但试验二组和试验一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干预后三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试验三组有效率(93.9%)高于试验二组有效率(81.3%)高于试验一组有效率(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铺灸可以明显改善脊髓损伤后肾阳亏虚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24h排尿日记、残余尿量、膀胱安全容量、下尿路异常症状、生活质量等。2.不同的施灸时长产生的干预效果有差别,其中对主要疗效评价指标24h排尿日记、残余尿量、膀胱安全容量的改善,系统康复护理联合铺灸90min组优于系统康复护理联合铺灸45min组优于系统康复护理联合铺灸30min组,结合各次要评价指标,系统康复护理联合铺灸90min组的干预效果最佳。3.根据中医证候疗效综合分析,临床可以选择90min的施灸时间作为铺灸干预SCI后肾阳亏虚型NB的最佳施灸时长。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甘肃中医药大学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8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