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血府逐瘀片运用于早卵泡期长方案血瘀型不孕症患者IVF-ET助孕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中文题名:血府逐瘀片运用于早卵泡期长方案血瘀型不孕症患者IVF-ET助孕治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白妍[1];

第一作者:白妍

机构:[1]甘肃中医药大学;

第一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

导师:王芳;甘肃中医药大学

授予学位:硕士

语种:中文

中文关键词:不孕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血瘀;血府逐瘀片;早卵泡期长方案

年份:2022

摘要:目的: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观察血府逐瘀片对早卵泡期长方案血瘀型不孕症患者IVF-ET助孕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中医药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优势所在,为血府逐瘀片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及新的研究思路。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1年12月来自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生殖医学科门诊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110例患者按照首诊顺序进行编号1-110,将编号输入SPSS26.0软件中随机生成110个数字,将所得随机数字按照从小到大排序,规定秩次01-55对应的患者进入早卵泡期长方案组即对照组,56-110对应的患者进入早卵泡期长方案+血府逐瘀片组即治疗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早卵泡期长方案,治疗组自入组后前2个月开始口服血府逐瘀片6片2次/日,避开月经期,至胚胎移植前一天停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血小板计数、双侧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双侧子宫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S/D)比值、中医证候积分、扳机日激素水平(FSH、LH、P、E)、扳机日子宫内膜厚度(mm)、获卵数及临床妊娠率等变化,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体重指数、AMH(ng/ml)值、左右两侧卵巢窦卵泡数、血小板计数、血浆D-二聚体(mg/L)、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g/L)、子宫动脉血流RI、S/D比值、中医症候积分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组内比较中:治疗组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中:治疗组血小板计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3.治疗后,组内比较中: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mg/L)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mg/L)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中:治疗组血浆D-二聚体(mg/L)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4.治疗后,组内比较中:对照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g/L)无明显变化,治疗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g/L)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中:治疗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g/L)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5.治疗后,组内比较中:对照组子宫动脉血流RI、S/D比值无明显变化,治疗组子宫动脉血流RI、S/D比值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中:治疗组子宫动脉血流RI、S/D比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6.治疗后,两组患者扳机日血清激素水平(FSH、LH、P、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扳机日子宫内膜厚度为(12.37±2.26)mm,对照组患者扳机日子宫内膜厚度为(10.65±2.16)mm,治疗组扳机日子宫内膜厚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厚(P<0.05);7.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8.治疗后两组患者获卵个数基本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临床妊娠情况显示:治疗组为61.11%,对照组为57.4%,治疗组较对照组偏高;9.安全性评价: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药物过敏反应等不适,实验室检测肝肾功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均未出现异常。经早卵泡期长方案促排卵及取卵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卵巢增大、腹水及头晕恶心等不适。结论:1.血府逐瘀片可有效改善血瘀型不孕症患者胚胎移植前血瘀症状。2.血府逐瘀片在促排卵过程中不影响扳机日的激素水平及获卵个数,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可能会改善临床妊娠率。3.血府逐瘀片在整个用药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且对肝肾功能未造成损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甘肃中医药大学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8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