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基于miR-126-PAM轴探讨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作用机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中文题名:基于miR-126-PAM轴探讨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作用机制
作者:王瑞[1];
第一作者:王瑞
机构:[1]甘肃中医药大学;
第一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
导师:罗向霞;甘肃中医药大学
授予学位:硕士
语种:中文
中文关键词: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芪明颗粒;miR-126;PAM轴;miRNAs表达谱
年份:2022
摘要:目的基于异病同治理论探讨芪明颗粒对MCD大鼠模型眼、肾损害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为MCD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采用计票策略对DR相关mi RNAs表达谱进行循证医学研究。检索了国内外八个数据库所有的中英文文献,运用NOS量表、MIAME指南和MIQE指南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利用规定的表格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最后基于计票策略进行mi RNAs表达谱的总结和分析。2.选择SPF级健康SD雄性大鼠,给予高脂高糖饲料喂养4周,单次腹腔注射STZ35mg/kg后继续高脂高糖饲料喂养4周建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大鼠模型。取材前行OCTA检查,对肾脏和视网膜进行组织病理检测评估模型。3.SPF级健康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Ctrl)、模型组(Model)、芪明颗粒组(QG)、二甲双胍组(Met)、二甲双胍合羟苯磺酸钙组(Met+CD),每组12只。定期随机血糖、尿液、OCTA检测。药物干预10周后进行标本取材:观察视网膜和肾脏病理改变;运用WB、ELISA、q PCR检测mi R-126-PAM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和m RNA表达。结果1.系统评价结果显示:共纳入8篇文献,9项研究,总计438例样本用于mi RNAs表达谱研究。其中,DR组296例,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DR)组125例。计票策略分析结果显示,至少两项研究一致报道的mi RNAs有4个,基于多中心研究的血清样本mi R-320a和mi R-27b在DR/NDR组的表达存在统计学差异,提示二者可能是DR潜在的生物标志物。2.MCD模型评价:模型组在注药72 h后随机血糖显著升高(P<0.001),超过16.7mmol/L,1周后可见“三多一少”等表现,第6周出现体重显著下降(P<0.05)。模型组视网膜内界膜肿胀、增厚,表面弯曲不平,连续性较差,内核层与外核层排列疏松、紊乱,密度降低;肾小球充血,皮质管状上皮肿胀,基底膜轻度增厚,系膜区增宽。OCTA显示,模型组视网膜浅血管丛出现明显的无灌注区。3.干预实验3.1基本情况:Model组在开始给药和第2周时体重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随机血糖持续偏高,其余四组总体呈下降趋势。3.2 HE染色显示:与Ctrl组相比,Model组视网膜结构损害严重,内核层与外丛状层间可见类圆形微血管,数量较多,肾小球基底膜明显增厚,系膜区增宽,皮质管状上皮肿胀;QG组视网膜内核层与外核层排列较均匀,微血管较Model组减少,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减少,系膜区轻度增宽。3.3 WB结果显示,与Ctrl组相比,Model组Akt、m TOR和HIF-1α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与Model组相比,QG可同时抑制Akt、m TOR等磷酸化,显著下调HIF-1α的相对表达量(P<0.05)。3.4 ELISA结果显示:血清样本中,与Ctrl组相比,Model组VEGFA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01),与Model组相比,QG组、Met组和Met+CD组VEGFA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3.5 q PCR结果显示,与Ctrl组相比,Model组视网膜和肾脏mi R-126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01),VEGF m 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1);与Model组相比,QG、Met和CD均能显著上调视网膜mi R-126相对表达量,而仅QG可显著上调肾脏mi R-126相对表达量(P<0.001),同时显著下调视网膜和肾脏VEGF m RNA相对表达量(P<0.01)。结论1.DR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可能还包括mi R-320a和mi R-27b,mi RNAs表达谱研究的系统综述可为MCD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提供线索;2.单次低剂量STZ腹腔注射联合长期高脂高糖饲料饮食可成功建立MCD大鼠模型,此模型一定程度上反应了MCD眼、肾的功能减退和组织损害;3.芪明颗粒能通过mi RNA-126-PAM轴抑制VEGFA的表达,减轻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肾小球微血管组织损害。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